文章详情

艺术和工具的结合-藏刀

藏刀,又称藏腰刀,它不仅是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用具,而且由于它的形状、工艺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,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,甚至描述藏民族特征时,总把人与刀联系在一起。藏刀不仅是实用性很强的用具,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。如今,藏刀就是非常紧俏的旅游商品和馈赠礼品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藏刀的刀身是以钢材锻制而成,通过手工精心加工,刀刃锋利,刀面净光。藏刀从规格尺寸上大致可分为长刀、短刀和小刀三种。长刀最长的有一米多,短刀约四十厘米左右,小刀则仅有十几厘米长。从形状上讲,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,有牧区式、康巴式、后藏式等区别;用途上分,也有很多种,如林区砍树有专门的砍树刀、屠宰刀,甚至天葬场上用的也有专制刀具。藏刀的刀把多用以牛角,牛骨或木材制成,较高档的刀把用银丝、铜丝等缠绕,刀鞘则更为讲究,除较简单的只有木鞘或皮套外,多数是包黄铜、白铜,甚至包白银,并且上面刻有各种精美的飞禽走兽及花草等图案,有的还镶嵌各种宝石、镀金等,显得格外华丽和富有。

精美的藏刀大都出自能工巧匠之手。人们常说的拉孜南木林藏刀是前后藏地区藏刀的代表。拉孜和南木林都地处西藏日喀境内的西南部、雅鲁藏布江上游,高海拔、多矿藏,这里的匠人打制的藏刀注重刀刃的钢火,讲究刀的实用性,从鞘到柄几乎全部使用金属,以银和铁居多。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,在刀的打制程序上,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定式,如在淬火时,利用西藏特有的酥油、羚羊血和藏青果等,经反复锻打而成。因而,西藏拉孜南木林藏刀在全藏有“锋利”的美名。刀的鞘、把一般不镶珠宝,要么是铁,要么是银,有的也会在上面缕刻一些吉祥图案。2008年拉孜县“藏刀锻制技艺”入选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地处藏东的林芝地区一带,也叫工布地区,居住着藏族门巴族和洛巴族,这里山高林密,野兽出没其间,靠山吃山,人们伐薪狩猎是家常便饭。所以人们使用的刀具以宽、长为多。刀鞘多为木质,外面用兽皮包裹,一般是用野兽腿骨上的皮,有些还带有爪子。外在装饰主要是附在兽皮上的毛色和趾爪。其用途除了捕猎格斗,更是人们在密林中劈荆斩棘的利器。此地区以易贡藏刀与贡布藏刀闻名遐迩,特别是易贡藏刀,已被列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易贡藏刀属于顶级藏刀系列,价格昂贵,无与伦比,古代属于贵族和上层官阶佩戴的专用武器。